4月30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在北京舉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頒獎儀式,中國二冶鋼構分公司焊工高磊作為內蒙古地區唯一入圍個人,以新時代青年工匠的卓越風采榮登頒獎臺。這位年僅27歲的“焊將”,從一名普通中專生成長為中國中冶首席技師,其奮斗歷程不僅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更折射出中國二冶在人才培養、技能傳承與創新驅動中的戰略遠見與成功實踐。
以職業教育筑基,鋪就青年成才之路
高磊的成長始于中國二冶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聯動。16歲時,他因學業受挫選擇焊接專業,但中國二冶校企合作平臺為其打開了一扇技能報國之門。在包頭機械工業職業學校學習期間,企業通過“訂單式培養”提供實訓資源與導師支持,助力高磊在市級、省級乃至世界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畢業后,中國二冶為其定制職業發展通道,從一線焊工到首席技師,企業通過青年工匠孵化計劃持續賦能,使其在8年內斬獲國際焊接大賽二等獎、全國焊工技能競賽金獎等20余項榮譽,印證了“職業教育+企業實踐”雙軌培養模式的實效性。
以實戰淬煉匠心,鍛造大國工程脊梁
中國二冶將重大項目作為青年人才成長的“練兵場”。2020年,高磊主動請纓攻克蘭州柴家峽黃河大橋焊接難題。面對箱體內部40℃高溫、空間逼仄的極限環境,企業技術團隊為其提供專項支持,最終實現焊縫合格率100%、優良率99.5%,助力工程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獎”。此后,從零下20℃的冬季特訓到“誤差1毫米定成敗”的全國賽事,企業以“急難險重任務”為熔爐,推動高磊從技術能手進階為行業標桿,彰顯了“以戰代練、戰訓結合”的人才錘煉理念。
以創新生態賦能,激活青年創造潛能
中國二冶深度整合創新資源,著力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為青年技術骨干高磊等人才搭建起全鏈條技術攻關平臺。依托國家級鋼結構制造基地的先進裝備集群與研發優勢,企業鼓勵青年人才深度參與重大工程工藝改良,主導行業標準制定。企業設立“創新工作室”,通過“師徒結對”開展定制化培養。在高磊的帶領下,工作室建立“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孵化”閉環機制,培養出多名具備復合技能的“金藍領”焊工,真正實現從“個人技術尖兵”到“創新人才孵化器”的蝶變,構建起“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創新人才培育新格局。
以精神傳承鑄魂,弘揚新時代工匠文化
中國二冶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基因,通過榮譽激勵與價值引領激發青年使命感。高磊獲評“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內蒙古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后,企業將其事跡納入內部宣講體系,打造“高磊現象”示范效應。同時,企業支持其參與“鹿城青年說”等社會活動,以“傷痕是功勛章”的奮斗故事激勵萬千青年。這種“榮譽反哺文化”的模式,不僅塑造了高磊“技術報國”的職業信仰,更推動企業形成“尊重技能、崇尚實干”的生態氛圍。
高磊的成長軌跡,是中國二冶“人才強企”戰略的生動縮影。企業通過“精準育才、大膽用才、用心留才”的全鏈條機制,讓青年在職業舞臺綻放光彩。此次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既是對高磊個人的褒獎,更是對中國二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的肯定。未來,中國二冶將持續深化青年人才培養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青春動能,助力更多“高磊”在新時代書寫屬于中國工匠的榮耀篇章。